大足:沐浴感动之光汇聚前行力量
从堪称教书育人模范的李兴容,到坚守乡村教育的杨云建,再到用全部的精力和爱心呵护幼童的刘恒。大足的普通教师在平凡岗位上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教育恰似静水深流,润物无声。在此次我市“感动家长的教育人物”大型推选活动中,大足教师以深情、以智慧浸润和温暖着每一个生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教师队伍的群体素描,感受到了一个区域教育的蓬勃生命力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好老师深入人心
合力托举教育梦想
在大家眼中,大足高坪小学杨云建老师有些“怪”:别的老师一心往城里跑,但他只要遇到农村支教机会总是头一个报名。
“我就是农村孩子出身,深知教育对孩子影响重大,所以想竭尽所能给孩子一些帮助和启迪。”杨云建的教育热情质朴而真切。一位学生家中遭遇不幸,父亲不得已将孩子托付于他。两年来,杨老师和孩子同吃同住,比对亲生孩子还用心,家长闻之感激涕零。
把感情融入事业,把教学当成艺术,让育人变得有筋骨、有温度,大足的好老师不胜枚举。大足中学被孩子称为“妈妈”的李兴容老师教学有方,不管是调皮生还是后进生,只要交到她手里,总能给人惊喜;金山小学的刘恒老师提议的“爱心午餐”慈善项目得到高度重视,大足率先在全市推广。
老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获得广泛赞誉。近年来,大足有多位教师获得来自市级、国家级肯定,例如李丛书被评为“重庆好人”并入选“中国好人榜”;黄常丽、陶冶分别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教师成长离不开区域沃土打造,大足不断铸师魂、修师德、强师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素质。
师者德为先。大足先后印发《大足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和严肃劳动纪律管理办法》等文件,实施师德公开承诺制和一票否决制,积极组织开展“我心中的最美教师”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共评选出区级优秀教师183人、优秀教育工作者52人、优秀班主任40人,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师者能力为重,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大足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干部教师培训,为教师搭建成长快车道。近年来教师赛课获国家级一二等奖10余人次,100余人在市级赛课中获得一、二等奖,多名教师撰写经验论文获国家、市级奖励。
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迈向更高台阶,大足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铸就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今的大足,正为早日实现“重庆基础教育高地”和“城市发展新区教育高地蓄积力量,笃定前行。
讲师团走近家长
真情实意感动你我
窗外大雨纷纷,室内掌声雷动。5月的一天,大足进修校附小的教室里因为一场关于《家校共育,成就孩子健康人生》的讲座显得格外热闹。
“这一趟真没白来,经过专家分析才明白孩子为什么和自己对着干,怎么才是有效沟通。”家长王艳向同伴感慨。
“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在大足教委负责人看来,重视家庭教育,推动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大足区教委一直视家校共育工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重庆市大足区“家校共育·三D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稿)》,并于去年10月,由区教育系统妇工委牵头举行了家校共育启动仪式,首次聘请了杨度碧、王萌等10位讲师加入讲师团队伍。
大足讲师团讲师们频繁出场,活跃在各中小学校园之中,受到广泛欢迎。
据介绍,讲师团成员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指导,结合各个学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写出宣讲稿或制作课件,对学生家长进行系统的家教知识教育。
这样的宣讲团深入人心。每次讲座都是主讲老师上台,其余主讲到场观摩。每场讲座结束后,讲师团成员和校方一起召开座谈。每场讲座后,都要求各校填写登记反馈意见,以便讲师团改进。截至今年上半年,讲师团正式进行了15场讲座,受益家长达7000多人。
家校合力,共育共赢。据悉,大足下一步还计划将家庭教育的宣讲从学校走向家庭,从学校走向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文/何霜
从感动中汇聚起
更大的前行力量
教师,一个平凡而普通的职业。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个平凡却又可贵的人,他们坚守教育理想,演绎教育真谛,创造出感动学生、家长,感动社会的力量,这力量促使我们向着更好的教育目标前行。
近年来,大足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机,百姓教育满意度大大提升。站在“十三五”起点上,大足创新思路,加大初中结构性富余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力度;做好新教师、支教教师培训,国培、市培送培工作;积极推进职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汇聚更多教师力量,促进区域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责编:王嫚、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