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彭水:小红薯种成大产业

彭水:小红薯种成大产业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1-01直接问医生

原标题:,,走生态产业化之路,,彭水:小红薯种成大产业

原标题:

走生态产业化之路

彭水:小红薯种成大产业

中国彭水网 (记者 赵朝秀) 近年来,彭水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成为彭水一张新的经济增长名片,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眼下,正是收获红薯的时节,位于郁山镇的彭水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又进入了生产旺季,收购新鲜红薯、加工苕粉、晾晒、包装、销售,每条生产线都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公司每天就有近五吨红薯产品下线,走向国内外市场。” 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彭水红薯发展的领头人之一葛先萍说:“如今公司一年的产值达五六千万,而保证产值稳定的正是公司生产的系列红薯产品。”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除了平时我们常吃到的白色的粉丝,还有紫薯粉丝,手工粉皮、红薯淀粉等10多个品种,而这些产品已经成为重庆著名的商标品牌,并逐渐走向国外市场。葛先萍说:“出口方面做得还可以,2008年,开始打开香港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固定客户,现在又打开了新加坡、韩国市场。”

彭水:小红薯种成大产业

图为在彭水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工人正在将加工好的苕粉进行晾晒。 记者刘蕊摄影

葛先萍介绍,就在几年前,彭水的红薯加工还处于单打独斗、杂乱无序的状态。当时,仅郁山一个镇就有上千家私人作坊进行红薯加工。“这几年红薯产业发展得非常快,从最初的种植面积几百亩,生产方式私人作坊式,发展到现在标准化种植都达到了近3万亩。”

如何让红薯产业攥成拳头集中发力?

2011年,全县推行“标准生产、品牌经营”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红薯种植规模,并要求农户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种植,向薯农提供从种子、薯苗、农机耕作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并以保护价收购红薯,保证薯农利益。

一系列举措,极大提高了薯农的积极性。如今,红薯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高附加值红薯改良面积就达18万亩。全县红薯加工主体200余家,全年鲜薯加工量15.8万吨,加工红薯产品2万多吨,实现农业产值4.5亿元。

彭水的红薯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培育到产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以郁山晶丝苕粉为代表的近10个产品已成为渝东南乃至重庆的品牌。“下一步,我们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并以薯产品加工销售为重心,依托粉丝,薯干等产品,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甘薯产业的提档升级,真正把彭水打造成中华薯业强县。”县农委薯业办主任罗启燕介绍。

彭水:小红薯种成大产业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