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进秀山 红军洞里救红军 红军
10月14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江西村的红军洞,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曾在该山洞避难。
在村民李之文的家中珍藏了一块当地政府赠送的匾额,上面题写着“红军的亲人”。说起这块匾额,李之文讲起开国将军段苏权与他父亲李木富的一段生死相依的军民故事。
1934年11月,红军黔东独立师在掩护红二、六军团东征湖南后,奉命东进湘西与主力会合。25日,在邑梅遭敌伏击,政委段苏权与部队失散,因伤势过重晕倒于车田村苏家坡田埂脚,生命垂危。27日晨,土家族村民李木富闻讯赶至苏家坡,将段背至灵官庙救治。两日后,又乘夜将他藏于此洞。李木富夫妻不顾个人安危,每日为段苏权求医送药,此地乡邻皆守口如瓶并于多方关照,使段得安全养伤1月有余,康复归队。
1983年,已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段苏权回到阔别多年的秀山,参加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订单并没有寻到李木富,后来经秀山县武装部寻访到李木富,段苏权托人问李木富需要什么帮助,李木富说自己什么也不要,只希望能在村前的河上架一座桥,方便父老乡亲。于是,由段苏权出资、村民们出力的一座水泥桥建了起来,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红军桥”。
“红军的亲人”这个名字让李木富和他的子孙后代感到温暖。李之文说,父亲当年英勇善良之举正是红军精神的体现,在今天,秀山人把这种精神发扬在家乡建设中。
据了解,雅江镇目前有两个贫困村,计划今年完成脱贫任务,李之文所在的江西村就是其中一个,有100多家贫困户。传统的油桐种植业几年前遭遇市场波动的打击后,当地干部群众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根据城市消费趋势,把产业帮扶的重点放在生态养殖上,还引进农村电商,打通销路。
雅江镇经过几年培养扶持,现在纯粮食饲养的鸡、鸭、生猪和高山放牧的牛羊销往湖南、湖北、福建等多个省市,借助农村淘宝,腊肉、竹笋、黄花等土特产品更是远销全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加大生产。”雅江镇干部杨秀禄说。
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将是秀山革命老区发展的新希望,现在,当地乡村旅游业也在规划之中,利用高山杜鹃等自然资源,拟开发建设映山红风景区。(部分材料来源新华社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