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发展生态游 昔日贫困村今日聚宝盆
华龙网10月1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何韵婷)“今年,我们村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生态休闲农家乐,力推生态休闲游,让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近日,丰都县包鸾镇华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高明胜说。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特色化、科技化、生态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发展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水稻、草莓、西瓜等三大特色产业。今年,该村在原有基础上,将特色产业与农家乐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游,为村民又辟一条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加大发展力度 巩固特色产业
华坪村是丰都县包鸾镇四个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成为该村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华坪村呈立体气候,土地广袤肥沃,不论光照、土质、海拔、气候都适宜种植业发展。为了做强西瓜、草莓等传统特色产业,每新种植一亩草莓、西瓜,政府将分别给予200元、50元的补助。同时,为化解产业发展难题,该镇在华坪村建设人行便道12公里,改扩建公路9公里,产业路7公里,切实解决群众出行及生产生活难题。除此之外,还加强水利建设,整治山坪塘6口。
蔡德礼是华坪村七组的建卡贫困户,去年上半年,他利用左邻右舍的荒地种植草莓,草莓种植面积从原先的半亩发展至两亩,如今成功实现脱贫。“遇上好天气,草莓结的果又多又甜。”蔡德礼笑呵呵地说,今年草莓亩产2000多斤,以15~20元/斤价格销售,实现6万元的收入。
据了解,今年该村又新发展30亩草莓、40亩西瓜。同时,村里组织了多场种植技术培训,化解农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多渠道,做强特色产业。
拓展特色产业 发展农家生态游
“今年,我们积极发散思维,拓展特色产业链,将草莓、西瓜等特色产业与生态休闲农家乐相结合,力推生态休闲游。”高明胜说。
近日,沿着蜿蜒的山路,笔者来到了华坪村七组。刚下车,便看到了一座新建的“华坪塘垭口农家乐”在场坝中间拔地而起,而一旁的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正忙着给新建的公厕接通水电以及硬化停车场地面,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看到笔者的到来,该农家乐老板蔡小军连忙上前打起了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他是一名草莓、西瓜种植户,种植20多亩西瓜、20亩草莓,今年共赚了三十来万元。
“游客来这,可以品尝新鲜生态的农家饭,在观光基地摘草莓和西瓜,还提供住宿,有免费停车场和无线WIFI。”蔡小军说,该农家乐以生态休闲为主,主打吃原汁原味的农家饭、住乡村特色的农家屋、体验休闲生态的农家生活。农家乐楼房为两楼一底,面积约300多平米,配有停车场、公共厕所、产业观光基地等。农家乐已进入扫尾工作,本月开门营业。
高明胜说,长期以来,该村特色产业都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模式,却很少将经济“引进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近年来,各地兴起乡村休闲旅游之风,正是这股乡村旅游热潮,不少村民利用自家房子和土地,开办餐饮、住宿、农耕体验等项目增收致富。
“华坪村是有名的特色产业村,发展农家乐,不仅能让本地资源得到利用和开发,还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留得住’的营销模式。”该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潘登高说。
据了解,农家乐以镇政府帮扶加私人自筹资金的模式发展,截至目前,该村新发展5户农家乐,为每户帮扶户提供帮扶资金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