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治国理政地方谈】重庆让大数据在人才就业中发挥导向作用

【治国理政地方谈】重庆让大数据在人才就业中发挥导向作用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0-15直接问医生

(原标题:【治国理政地方谈】重庆让大数据在人才就业中发挥导向作用)

秦川牛

在外打工10多年了,今年三十而立的王建平,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成为一个技术工。“随手扫了一个二维码,就找到一份好工作。”王建平说,今年2月,他偶然路过人社部门的一个宣讲现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扫了二维码,然后在跳出来的网站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

每年在用工季节,人们都会看到这样一种怪象,一边是打工者感叹“工作难找”,而另一边却是不少企业感慨“工人不好招。”这样的现象很是让人纳闷,到底是打工者找不到工作,还是企业招不到人才。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究其原因,是由于双方信息不透明,因而导致捉迷藏式的求职和用工需求。

重庆利用大数据平台,不但实现了就业供需精准匹配,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就业效率,使大数据平台成了打工者找工作和企业招工的双向“指南针”。这是因为,重庆建立的省级人力资源基础台账大数据库,收录了全市2000万适龄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基础技能、就业失业等信息,同时,还有3000多家重庆市规模以上企业在平台上注册,并发布招工信息。这样以来,就顺利地实现了用工者和求职者需求信息的无缝对接。

重庆建立的大数据平台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实施精准服务,他们通过“公共服务购买社会服务”,建立蓝金领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等方法,让求职者和用工者各取所需。比如,像重庆的服饰企业招工之所以难,是因为企业需要的都是一线熟练工人,而很多求职者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针对这一问题,大数据平台就会把打工者的信息汇总起来,然后通过蓝金领平台为就业者提供劳动技能培训,这样,就使重庆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很快招齐了技术工人,而且还都是上岗就能干活的熟手。

从另一个角度讲,重庆建立的大数据平台还是政府实施就业培训的“风向标”。一个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用工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政府就组织培训哪方面的人才。但由于缺乏一个透明的信息沟通平台,有时政府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培训出来的却是过剩人才,这不但会造成培训机构做无用功,而且还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重庆建立大数据平台后,就把打工者和用工企业的真实情况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就业部门进行人才培训的针对性。比如,重庆通过大数据分析,就顺利地实施了专项培训企业紧缺工种,从而使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率超过了80%。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是还能减少求职者、企业、政府的无用功。

(原标题:【治国理政地方谈】重庆让大数据在人才就业中发挥导向作用)

【治国理政地方谈】重庆让大数据在人才就业中发挥导向作用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