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养心亭 理学“入梦”世外桃源

养心亭 理学“入梦”世外桃源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7-07-24直接问医生

养心亭 理学“入梦”世外桃源

记者 王倩 刘亚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我区嘉陵江东岸,有一座海拔约300 米的学士山,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而让合川众多百姓知晓。闻名遐迩的养心亭,正是坐落于学士山顶。游人从养心亭内的窗口眺望,山光水色,一览无余。

周敦颐在此写下名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出自于北宋理学大师、著名文学家周敦颐之口。但是你知道周敦颐和合川的渊源吗?他曾任原合州通判,并在嘉陵江畔的养心亭,写下了中国古代散文名篇《爱莲说》和《养心亭记》。

北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 年),周敦颐出任原合州通判。那时,合州虽有一万多户人家,却无全州学府。周敦颐和当地乡绅张宗范合作,在张宗范的私家花园处办起州学,遍请天下文人学士前来讲学,合州学子读书蔚然成风。张宗范也因此成了北宋乡绅的楷模,他十分自豪,将原本为私家花园的无名小山取名为学士山,请来能工巧匠,在山顶修筑了一座八角亭。

养心亭系八角三级重檐盔顶式石木结构建筑,取名八角亭。亭子坐西面东,台基平面呈八边形,高1 米,每边均长4.4 米,通高17.4 米。亭身呈八边形,层层逐檐上收。底层为十二边形石砌墙体,两面对称设门,门上横匾刻正书“养心亭”三字;二至三层为木质结构,分设八只亭角,上下檐之角参差错落。亭内中空,楼层之间设有木梯连接,右旋至亭顶,八方均开通窗,可供游人登临观景。

养心亭造型精美独特,是合川重要的风景名亭,它隔江与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津街文峰塔相望,三面环江,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养心亭 理学“入梦”世外桃源

 

养心学说的历史传承

《养心亭记》这样写道:“予讲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张子宗范有行有文,背山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净。余偶坐而爱之,因题曰‘养心’,既对颐求说,故书以记之。”

养心亭 理学“入梦”世外桃源

亭外残留的石碑

周敦颐在《养心亭记》里第一次提出了鲜明的理学命题,主张“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成为后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核心道德追求的直接来源。周敦颐去世后,合州州学日趋衰落,逐渐不复存在,养心亭也是屡经风雨。

据《合川县志》等史料记载:宋元之间,养心亭毁于战火。明成化三年(1467年),合州知州唐珣在旧址重建八角亭,并以亭为祠,绘周敦颐、张宗范像于祠壁上。

明代以后,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养心亭为清代重建。民国初年,著名史学家张森楷先生在养心亭编修了民国《合川县志》。1928 年秋,先生在北京逝世,灵柩先葬于亭旁(后迁葬于原合川安全乡故居)。1983 年,原合川县文物保管所对养心亭进行了局部维修,并将张森楷先生故居遗下的(六十寿辰)木刻碑14 幅原安全乡运至八角亭装嵌收藏于亭内第二层,供游人观览。该碑是研究张森楷先生的重要文献资料。

时至今日,众多学子都爱登临学士山,拜谒养心亭。

“人,贵在养心也。”是周敦颐对张宗范说的话,对后人仍然充满启迪。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在的养心亭,仿佛世外桃源般,静静伫立在学士山上。#p#分页标题#e#

置身其中,仍可回味关于养心学说的理学经典。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