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弘扬家庭美德 社区发挥余热

弘扬家庭美德 社区发挥余热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7-06-19直接问医生

记者 袁询 文/图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家族文化。近日,记者在南津街街道白鹿山社区见到王建国,了解到她的家风确实让人由衷称道。

在她七口之家的大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为人和气、心地善良的她既是悉心照顾瘫痪母亲的好女儿,又是与儿媳亲如母女的好婆婆,还是热心社区工作的好心人。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和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王建国自己的话说,她是“忙并快乐着,累点也值得”。

家庭和睦 母慈子孝

今年57岁的王建国是原太和电厂职工,2010年退休。家中6个兄妹,她排行老二。王建国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从小就教导他们要“尊老爱幼,明理孝顺”,后来,父母的许多优秀品质更让她在耳濡目染下深受影响,让她不断践行至今。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王建国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2011年,她的父亲不幸瘫痪,虽然家中兄妹众多,但他们不是打工就是上班,王建国义不容辞、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为他洗澡擦身、端屎端尿,直到2015年94岁高龄的父亲过世。谁知此时她还未来不及缓口气,母亲又因脑梗塞引发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母亲更好的陪伴和护理,王建国毫不犹豫地将她接到了自己家中。在这期间,她不仅定期给母亲洗澡、换衣换被,天气好的时候,她就推着母亲出去散心晒太阳。因为常年瘫痪在床,怕母亲身上长褥疮,王建国还坚持每天用温水给母亲洗浴、擦背,保持皮肤清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这样尽孝体贴的女儿,老人逢人便说:“我真是太幸福太知足了!”

王建国不仅与家人关系相处融洽,对与自己同住的媳妇也视如己出,两人感情十分亲密。原来,儿子婚后在外打零工,媳妇在家带孩子也没有收入,但王建国对媳妇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媳妇爱吃什么她就买什么,生活各方面都照顾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王建国还将媳妇无人照料的外婆接到家里一起生活,面对旁人的不理解,王建国笑着说:“这有啥,多一个人多双筷子而已嘛!”对此媳妇十分感激,她的娘家人也说:“这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婆婆啊!”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王建国的儿子对父母也十分孝顺,这让她和老伴十分欣慰:“每个人都会老,我这么做也算给后人做一个孝道的好榜样吧!”

热心公益 爱岗敬业

2010年,经居民推荐,王建国当上了社区居委会第3网格居民小组长。她负责的网格全是单体楼院,环境复杂,不仅有“城中村”,还有众多的流动人口和租赁户,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但自从走马上任以来,王建国就一直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地扑在工作上,敬业精神让人十分钦佩。

王建国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在家人都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在关爱独居老人的“蓝巾行动”中做一名志愿者。去年7月,与王建国同住一个楼院的七旬老人万天珍出门时不慎摔伤,导致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王建国得知这一情况后,二话不说主动上门服务,不仅每天为这位独居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陪她聊天,还亲手包了很多饺子放进老人的冰箱,方便她食用。这一切让老人感动万分,每次看到王建国,她都要拉着她亲切地说上好一阵话。

都知道社区工作琐碎繁杂,在一线的居民小组长更是每天要处理不计其数的大小事情。白鹿山社区书记陆建华笑称,这些基层工作人员“既是宣传员、调解员,又是信息员,巡逻员、服务员,还是情报员和观察员”,多重身份让他们很是忙碌。夫妻吵架、邻里纠纷、下水道堵塞……什么事居民都会找上她反映。每当这时候,王建国都会秉承“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宗旨尽力想办法为他们解决,有时遇上心怀不满的个别人对她出言不逊,即使受了委屈,好脾气的王建国也从不计较。她说:“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相信他们总会理解的。”#p#分页标题#e#

王建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社会的大爱传播,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女性勤劳、善良、慈爱、孝敬的美德。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希望家家有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