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重庆市首次发布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 5年新增415家环保企业

重庆市首次发布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 5年新增415家环保企业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1-02直接问医生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6)》近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重庆环保产业不仅直接服务环境保护,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做出贡献;而且去年年产值达503.23亿元,环保产业产值高于同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环保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快

近5年新增415家,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业务范围辐射全国甚至走出国门

“重庆市的环保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关键时期。”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介绍说,一是起步阶段,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治理工业“三废”,重庆环保产业应运而生。

二是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珞璜电厂建成我国第一套烟气脱硫示范工程,并建立了“国家环保产业重庆基地”。

三是2001年年底,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启动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重庆开始全面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环保产业获得极大发展。

张勇介绍说,《报告》在环境保护产品、环境保护服务、节能产品、节能服务、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五大行业领域,对1013家企业开展以2015年为目标年的环保产业基本情况调查。

根据《报告》,重庆目前已拥有“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 两个国家级环保工程技术中心。“烟气脱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也落户重庆。

“近5年,重庆环保相关企业数量增长最快,新增415家。重庆环境服务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快阶段,年平均增加约45.6家企业。”张勇介绍,其中一批环保龙头企业,业务范围早已突破重庆,辐射全国,甚至走出国门。

比如,中电远达烟气脱硫累计投运的工程机组容量和新签订的合同工程机组容量均位列全国前列,分别达到4.3万MW和4916MW,脱硫脱硝特许装机规模也居“第一梯队”。

重庆康达环保污水处理总规模(含在运、在建及新签约项目)为352万吨/日,全国排名第八。

重庆三峰环境垃圾焚烧发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总量超过3.3万吨/日,其引进国际技术国产化的垃圾焚烧炉约占1/3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实现垃圾焚烧全产业链服务。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签约了印度、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垃圾焚烧项目,实现了国产焚烧技术输出。

重庆市首次发布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 5年新增415家环保企业

重庆市首次发布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 5年新增415家环保企业

环境服务业利润规模大

环保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成部分区县“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载体

重庆对环保的投入不仅推动了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换来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真金白银”。

《报告》显示,2015年,重庆市对环保的总投资达399.24亿元,占全市当年GDP(15719.72亿元)总值的2.54%。2015年,全市环保产业实现年产值503.23亿元,占全市GDP总值比例的3.20%;实现税收58.57亿元,在全市1450.9亿元税收中占4.04%。重庆环保产业创造的产值高于同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