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渝中:多彩电创园

渝中:多彩电创园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1-01直接问医生

渝中:多彩电创园

U创空间

  满目皆是青瓦、绿荫和历史的中山四路,如今正悄然吸引了一批批睿智、拼搏、向上的年轻人聚集起来,让这条重庆“最美街道”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是渝中区紧紧抓住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历史机遇,于2014年底在上清寺、两路口、大溪沟、菜园坝4个街道区域设置的渝中区电子商务和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电创园”)之后,以“盘活闲置楼宇、打造楼宇产业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目标,让老城区依靠新兴产业焕发出青春动力的一个缩影。

  搭平台、聚产业、引人才,园区建设一片热火朝天;大招商、大服务、大发展,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电创园吸引了一大批充满朝气的创客入园兴业,聚集了一系列富有创造力的新兴产业,为渝中品质之城建设增添了多彩的活力。

  创客 集结青春力量

  “海归”卢怡江忘不了一年前入驻电创园时的情景。

  从加拿大毕业回到重庆后,在渝中区电创园的极力相邀下,卢怡江决定将自己创办的电商企业落地到重庆文创互联网楼宇产业园。他梦想着,在这个3.0版的企业孵化器里,经过几年的成长,能够从“创客”变身为企业家。

  然而,创业初期的卢怡江遇到诸多难题。“是园区帮我找到了创业导师、申请到创业扶持贷款、明确了企业的发展规划,让我得以渡过难关。”卢怡江说,他的企业与园区在携手共进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青年创客汤伦华也有类似感受。在上清寺互联网产业园里,他免费入驻了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今,他的企业员工增至200多名,企业年营业额超过6000万元,并拓展到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让汤伦华印象最深的是,公司研发的一款产品急需做一项可靠性实验,可自己企业并没这方面的实验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区科委等区级相关部门立即提供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很快便让他完成了实验,产品也如期上市。

  令重庆师范大学学生陈术言意想不到的是,在电创园与学校开展的一次共建“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活动上,她不仅获得了到广州摩幻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习机会,更让自己凭借个人能力成为了一名在U创空间孵化的创客,并成功建立了该公司位于重庆的分公司。

  和陈术言一样,一年来,园区内渝欧公司、鸿巨网络、中山文投等5家重点企业为专任教师提供了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运营总监等高管挂职岗位5个,11家园区重点企业申报了“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提供大学生见习岗位400余个、就业岗位250余个。

  “创客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如何把他们的创意变为生产力,不仅需要创客主观努力,而且需要社会为创客培植成功创业的沃土。”渝中区副区长、电创园管委会主任刘彤介绍,一年来,电创园不断聚集大量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创新创业的要素和资源,通过与创业投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咨询等机构有机联系,搭建起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综合服务平台,尽可能地帮助创客在创业路上轻装前行。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年轻创客,电创园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为广大创客提供政务咨询、商务咨询、沙龙培训等服务。同时,渝中区还出台了微型企业创业补助政策、财税扶持政策、融资扶持政策、人才扶持政策、后续补助政策等。

  为了广纳创新人才,电创园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签订校地企三方合作协议,实现校企育人与用人“无缝对接”,推动园区企业与高校在见习实习、专场招聘、创新创业竞赛、互派挂职兼职、产学研项目落地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为了让这些创客的新兴产业快速集聚集群,电创园引进了砖家宝“互联网+法律”项目、鲁班联盟“互联网+工匠”项目等,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中,砖家宝“互联网+法律”项目纳入全市的互联网+示范项目,已服务全市数十万家中小微企业……

  短短一年半时间,电创园先后孵化出一山农夫、陨石科技等255家创客企业。其中,云威科技CEO李力还荣获2016年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

  创业 拓展铸梦空间

  今年5月20日,在中山四路的中山文化产业园里,一个极具艺术气息的重庆3W空间开业了。短短3个月时间,这个带着“北京中关村”丰富的双创资源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正吸引一批批创业人群扎推进入,在渝中区掀起了一个创业的高潮。

  重庆3W空间约800平方米,为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了93个办公工位。

  “一直以来,大多数创业者偏爱在资源丰富的‘北上广’,而其它城市因为资源相对缺乏,发展则较为平淡。”3W空间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3W”进入重庆市场,将为重庆带来服务、资金、人脉等资源,丰富重庆地区的众创环境,让更多的创业人才留在本地,促进具有重庆特色的众创行业生态圈的形成。

  在渝中区电创园,像重庆3W空间这样的众创空间不止一处。

  在名流公馆,有U创空间;在市文化宫,有D5五维众创空间;在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有e+众创空间……如今,这6个众创空间正在重庆科莱姆、腾业创业公司、渝中区科技机构管理所等运营机构的运作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除了众创空间外,电创园还坚持“平台型、龙头型、生态型”的引资观念,打造了“2+N”楼宇产业园体系,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增添新的引力。

  何为“2+N”楼宇产业园体系?即以大溪沟设计创意产业园及两路口上清寺互联网产业园2个成熟园区为主导,协同建设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楼宇产业园、重庆文创互联网楼宇产业园、上清寺·V谷“互联网+文创”产业园等“N”个主题楼宇产业园聚集聚群发展。

  以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楼宇产业园为例。2015年,电创园引进了重庆渝欧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楼宇产业园。一年来,该公司建立了渝欧园企业服务中心,协调完善了穿梭小巴、便利店、员工餐厅等功能配套服务,通过整合资源,为跨境电商企业打造市场拓展、通关结算、仓储物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在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楼宇产业园的创业沃土上,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业界创造了一个营销传奇。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建了“西港全球购”跨境电商平台,其子品牌“宝妈时光”母婴用品线下体验店已陆续在全国26省开业619家。今年1-7月,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口41.52万笔,线上交易额1.84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继续位居重庆本土跨境电商企业第一名。

  如今,电创园的“2+N”楼宇产业园体系已逐渐完善。其中,大溪沟设计创意产业园集聚创意类企业600余家,实现年营业收入120多亿元。上清寺互联网产业园集聚互联网服务、科技服务类企业190余家,实现年交易额300多亿元。

  创新 引领城市蝶变

  沿着鹅岭公园正门一直往前走几分钟,有一个开阔的院子里伫立着几幢老旧厂房。对于老一辈的重庆人来说,这个曾是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印制二厂绝对声名远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衰微的印制二厂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所幸经过长时间沉寂后,这个总面积2.4万平方米的工业遗产实现了从废弃仓库到文创公园的华丽转身——在大鸟环境设计公司投资4000万元改造和运营管理下,一个以文创为核心的城市复合体验型商业综合体初见雏形,正成为重庆又一块文化新地标。

  今年初的一天,在位于中山四路的U创空间大楼里一场“U创周四·梦想课堂”的“创业大咖秀”一结束,同在一栋大楼里工作的创客王敏与李鹏坤备受鼓舞,当即达成协议——两家公司抱团合作,联合打造一个VR体验项目。

  此前的5年时间,U创空间所在的名流公馆写字楼还是一个闲置的商业楼盘。如今,渝中区在盘活闲置楼宇中成功引来创业孵化机构——重庆科莱姆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将其整体打造为U创空间后,并定期开展“U创周四·梦想课堂分享会”、“U创俱乐部融资路演”等创新活动,才得以引来像王敏与李鹏坤这样的青年创客将近2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抢租一空。

  位于上清寺美专校街的原市检察院一分院的老旧楼宇也在发生有机更新。这里闲置10多年的近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如今也被上海圣博华康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相中”,正打造一个上清寺V谷“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预计将引进50家行业知名企业入驻,间接带动200家相关企业落户渝中,实现产值约5亿元。

  ……

  “将这些废弃厂房、闲置楼宇、老旧楼宇盘活起来,打造成一个个凝聚文脉、富有创新的楼宇产业园,既可消化原有地产存量,又可激活城市焕发活力。”渝中区电创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坦言,电创园共有商务楼宇90栋,商业商务面积300万平方米,重点商务楼宇27栋,亿元税收楼宇9栋。但是,个别楼宇建成时间较长,综合配套、智能设施、物管水平等已不能满足当前新兴产业企业及人才发展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渝中区相继出台了鼓励商用楼宇提质增效、商用楼宇改善硬件环境、物业管理提档升级、商用楼宇规模化经营等扶持政策,力促废弃厂房、闲置楼宇、老旧楼宇等加快改造更新步伐。

  如今,这些脱胎换骨的楼宇产业园正连点成线,逐步形成了大礼堂文化创意、上清寺—两路口互联网产业等新街区。目前,这些街区已成功引入企业300余家,入驻面积近6万平方米,解决就业近万人。

  ……

  除了盘活老旧楼宇之外,电创园辖区的一些老牌传统企业也纷纷创新发展模式,踏上跨界融合的转型之路。其中,重庆市大型重点科技型创意企业重庆市设计院也依托“设计+互联网”,将建筑规划设计的视角投入到绿色建筑、建筑设计智能化、城市有机更新等范围。近年来,该院先后承接了渝中半岛北坡改造工程、南岸老旧社区改造工程、北碚滨江休闲带南京路片区风貌改造工程等10多个城市有机更新项目。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一年多来,渝中区电创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园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电创园地区生产总值20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5.3亿元,全口径税收41.8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395.9亿元。

  文/王彩艳 罗兰 图片由渝中区电创园管理委员会提供

(责编:王嫚、张祎)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