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健全工作机制 群团服务接地气
“既要充分体现群团改革精神,又要充分考虑基层工作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綦江区相关负责人说,变革工作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是綦江区推动群团组织改善服务的有力举措。
改革不是小修小补,而是群团工作机制的一次深刻自我革新。綦江区探索实践,形成了“群众提出——群团主导——社会力量承办——群众参与”的一套工作机制。
供需对接 服务项目更精准
爱心人士统一购买文具或者玩具,一股脑抛给受助对象。过去,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或许谁都没有在意,这种“一厢情愿”的帮扶方式,爱心物品物尽其用了吗?
“精准帮扶,关键在聚焦困境儿童的真正需求。”綦江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说,綦江区正在一改过去“一刀切”的大而化之做法,服务项目由群众提出,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由服务对象点单。
今年“六一”前,区妇联组织8名巾帼志愿者到石壕镇紫龙村小、永新镇高峰村小和文龙街道金钗村小调查摸底,点对点收集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
有的需要画笔,有的需要篮球,有的需要口琴,通过对话和沟通,孩子们写下或画出自己的心愿,93名困难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得到收集汇总。
随后,区妇联通过朋友圈、QQ群等途径招募“心愿认领人”。最终,“六一”前,97名“心愿认领人”将3万余元的心愿礼物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
“这种帮扶不是将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儿童,或许给他们留下的记忆会更加美好。”“心愿认领人”吴文兰对“微心愿”活动感慨很深,她说,“这样的精准帮扶有意义,我愿意参加。”
群团联手 服务力量更强大
联手打造服务品牌、联手建好基层群团服务站、联手进驻公共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联手引导和进入各类社会组织,綦江区建立了“四联手”工作机制。
“我们几家群团单位每月召开一次轮值会议,研究解决重点服务事项。”綦江区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工青妇每月碰头商议群团联手事项,从而实现群团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工作力量有效延伸,服务阵地有效共享,形成推动群团组织联手工作的合力。
“綦江群团之家”微信公众号是綦江团区委牵头的服务项目,也是在綦江区第一次群团联席会敲定的群团联手工作事项。
“团区委人员结构年轻,开展掌上群团工作具有优势。”綦江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说,几家群团单位整合资源,将群团组织建在了网上,及时发布各种信息,组织各类活动,引导服务对象通过网络开展学习交流,过网上组织生活。
“现在群团发布的内容更丰富,粉丝更多,影响力更大,比过去我们一家单打独斗效果好多了。”该负责人说。
社会参与 服务能力更专业
“綦江技工”主抓高端铝合金、汽摩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建筑产业现代化等产业技能,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乃至科技创新需要大量“技能专家”聚集,形成技术创新团队。
“一线生产对技术要求特别高,但是由谁来传绝技带高徒?”綦江区工会相关负责人说,綦江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群团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补齐了群团组织力量不足的短板。
綦江团区委牵头的“青创PARK”青年众创空间,开展小微企业孵化,也是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的,由相关专业人士为创业青年提供贴心的创业帮扶链条服务。
与此同时,綦江健全服务效果评价机制,以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为主要依据,量化考核支付培训项目经费。
群团其他社会服务活动,綦江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参与。
正如“六一”前綦江区妇联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发动社会爱心人士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那样,綦江区群团组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力量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到市民学校陪孩子度暑期,书法爱好者到社区“四点半课堂”辅导儿童练书法,摄影爱好者到农村为贫困家庭拍全家福……
“群团要像中介一样,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不过,我们只传递需求和爱心。”綦江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长工作手臂,将更多群众力量组织和发动起来,他们结合自己的特长,提供的服务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