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沙坪坝 构建优秀教师成长的“能量场”·重庆日

沙坪坝 构建优秀教师成长的“能量场”·重庆日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1-01直接问医生

沙坪坝 构建优秀教师成长的“能量场”·重庆日

 

第四届名师班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

 

沙坪坝 构建优秀教师成长的“能量场”·重庆日

 

全区开展的“卓越课堂”大讲堂活动

 

沙坪坝 构建优秀教师成长的“能量场”·重庆日

 

沙坪坝区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核心提示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强民富。“沙坪坝因教育而立、因教育而兴、因教育而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沙坪坝区最根本的发展战略。”沙坪坝区区委书记王越指出。

沙坪坝区横跨我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努力做大做强教育这块“金字招牌”。为保障教育发展的根基,沙坪坝区从教师队伍建设上入手,坚持“以最强的师资支撑最大的民生”,坚守“让每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的理念,从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构建教师专业培训体系和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构建起优秀教师成长的“能量场”,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1 机制活 激发教师成长自觉

在重庆市今年下半年的教育系统公招考试中,沙坪坝的报名情况一如既往的活跃。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到沙坪坝区当教师?这要从沙坪坝激发教师成长自觉的机制说起。

作为文化教育大区,沙坪坝区在教师队伍的打造上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从教师的“入口”开始把关,沙坪坝区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准入制度。“凡进必考”是最基本的原则。由区教委牵头,区人社局、编办组成联合聘用小组,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对应聘者进行严格筛选,保证了入选的都是教育人才中的佼佼者。

沙坪坝区用优厚条件引进优秀人才。据悉,区教委制定了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用优厚的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进重点学科和骨干人才。目前,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历史教研员张纲等引进人才,都在沙坪坝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中担当了重任。

教育人才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沙坪坝区历来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尚,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浓厚,一系列完善的机制激励着教师不断发展。据悉,沙坪坝区已连续6年对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实施考核奖励,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还建立起重奖制度,激励人才不断成长、不断突破。

为助推教师成长,沙坪坝区还积极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制定科学的发展愿景目标。通过“三年一周期”定期奖励教师科研成果,沙坪坝区助推教师成为“问题型”教师、“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并在评先评优中,以才为举,让各类人才都能找到自己成才的方向和位置。

除了助推教师成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沙坪坝区还把对教师的关注落实在“真金白银”上。“在教师培训方面,沙坪坝区敢于投入、舍得投入,钱花在促进教师成长上是值得的。”沙坪坝区教委主任肖长树表示。对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沙坪坝区真正做到了保障有力。

2 师德高 风清气正树立丰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师。”中共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彭刚说。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育有德之人,要靠有德之师。沙坪坝区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受人尊敬、乐于奉献的好老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环境。

在沙坪坝区看来,合格的教育人才,不仅要业务精良,还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沙坪坝区一直坚持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据悉,沙坪坝区通过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举办师德论坛等形式,开展“政治素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育人,引导教师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促进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的成长。

具体到教师工作中,沙坪坝区一开始就从制度建设根源上着手,严肃查处教师违规补课、体罚以及变相体罚行为。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完善考评机制,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和技校工资发放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值得一提的是,沙坪坝区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全区教师中,注册的4000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总时长已达近万小时。此外,沙坪坝区教委还要求各学校积极利用时间,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潜心教书育人。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下,沙坪坝区教师形象已成为全区教育的一张名片。

南开中学教师梁洪,连续担任16年班主任,除了把数十名学生送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外,“梁父”、“梁伯伯”等一连串外号,也彰显了他与学生亲近的关系。他用平等的交流消解学生在青春期的困惑;帮助来自农村家境窘迫的学生申请助学金,还从自己薄弱的工资中拿出部分接济。

重庆一中教师谢凯,每天早上7点过到校,晚上11点后才回家,每天在繁琐的备课、改作业、查寝室中,还要与学生谈话、与家长交流,但正是点滴中的坚持,在学生中形成表率作用,对学生的性格和习惯形成了积极影响。

立信职业中学教师李建华,关心学生体贴入微,学生手生冻疮,就把他们的脏衣服带回家洗;学生因技能训练错过食堂用餐时间,便请孩子到家里去吃饭;为了补充体力,经常给孩子煲汤

……

像这样的老师在沙坪坝区各个学校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个体组成了强大的优秀教师群体。凤鸣山中学教师团队爱岗敬业、团结务实,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西藏中学一大批教师为藏族学生送去如父母般的贴心关怀,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群体”……是他们,筑起了沙坪坝区教育发展的高塔,树起了风清气正的不朽丰碑。

3 基础强 系统工程强身健体

沙坪坝区高滩岩小学的音乐教师潘德勇,入职一年就担任班主任,其优秀的工作成绩让学生家长从最开始的不支持变为赞许;森林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胡雪松,任教一年参加区赛课不仅获得一等奖,还被推选为到长寿等地参加送课下乡……是什么让这些年轻的教师成长得如此之快?走进沙坪坝区的教师培训,答案自见分晓。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根据不同人才结构的需要,沙坪坝区实施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四大工程”,包括全员能力提升工程、名师名校长工程、培训者队伍建设工程和教师教育科研工程等。

在全员能力提升工程中,沙坪坝区完成“国培计划”送培任务,全年度选拔、推荐200余名沙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在区培中,沙坪坝区一年培训将近5000人,这意味着每位教师平均一年半就有一次受训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沙坪坝区教师培训不仅“量优”,而且“质高”。一方面,教研员根据教师需求和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主题申报,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专家评审,最后基于“学本式课堂”,让学员在培训中发挥积极性,带着问题和任务与专家互动,进行“学本式培训”。另一方面,已开展4届的名师班、开展6届的导师制以及全区7个名师工作室和248人的区县教师培训专家库团队等高端培训,让优秀教师通过与高校专家、外地教研机构学习互动,吸收更多经验,获得更多成长。

一系列系统化的培训,让教师不仅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观念也得到明显改变,从过去的“一讲到底”转变为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本式”教学,这也让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止关注学生分数,更多立足于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

除了系统化的培训,沙坪坝区还搭建了“三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公开课展评平台,对全区教师进行“大练兵”。

据悉,沙坪坝区从2013年开始,第一年“树标杆”,树立优质课样板;后两年“补短板”,通过学校、学区共同体、区级公开课展评,确保每一个教师都能达到新课改“合格课”标准。截至目前,3次大规模的展评课参加教师达到了6800余人。本学期,沙坪坝区还将针对前3次未参加展评课活动的市、区骨干教师,举行一次骨干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通过连续4年一轮一轮“课堂大练兵”和“过关课”全员考核,将全区教师都“卷入”进来,有效促进了“学本式”教学行为的内化,提升区域整体教育实力。

4 方法新 创新引领高位发展

对于普通一线教师而言,课题研究不仅遥不可及,其“高大上”的研究成果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也不明显。沙坪坝区从2011年开始,独辟蹊径,降低课题科研“门槛”,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小问题”入手,独创“教师成长”课题,让教师既有能力研究,又能尝到课题研究的“甜头”,实现高位发展。

“成长科研课题是当下课程改革的需要。沙坪坝区推进以教学转型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改革正走在关键点上,必须从面上的研究走向点上的研究。”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说。

但普通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何着手、如何开展?沙坪坝区在“小”字上下功夫。《高中英语短文改错题设计规律及解题技巧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销员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读写结合,提高四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这些课题抓住某个点,均从小处切入,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结论,再反过来指导教学。

“我们让教师发现、整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小问题,在让他们以问题相似、兴趣相投的3-5人组成团队,开展成长课题研究。”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罗咏梅介绍。为了让教师能够有效的“研起来”,区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对课题现场调研,进行跟进式指导。学校也在过程中给予教师积极支持。如青木关中学通过“课题组交流培训”,倒逼各课题组必须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才能在交流时“有话可说”,学校也在过程中监控各组的研究推进情况,实现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对成长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沙坪坝区还开展了成长科研课题优秀成果评选。通过对获奖作品研究,沙坪坝区发现,教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过去被动的任务型教师上升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型、思考型教师;同时,成长科研课题的研究把教师从繁琐低效率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激发了教师们的创新活力。更进一步讲,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与同伴互帮互助,训练了思维方式,不少教师更是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实现了高位发展。

文/周珣

图片由沙坪坝区教委提供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