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高校新生入学需考安全知识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珺 实习生 吴星翰)记者8月30日从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获悉,为增强高校新生防骗意识,沙区警方日前联合大学城多所高校为即将入学的新生设计了包括防电信诈骗等内容的安全知识测试系统。
本月初,家住渝北的小杨收到重庆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打开通知书查看《2016级新生入学指南》时发现,要求他在8月10日—9月8日期间,在网络上参加学校安全知识学习并考试。登录学校的学习考试系统,他发现考的全都是日常生活中防骗、防盗等安全常识。通过集中学习,他顺利通过了考试,增长了不少防骗知识。
据沙区警方介绍,大学城各高校每年有1万多名大一新生。辖区的虎溪派出所与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启用了安全知识考试系统,考试题目由派出所民警根据最新侦破的实际案例编写,以后每年还将陆续更新题目。
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沙区民警提醒,大部分针对高校学生的骗局都脱离不了“好事”“坏事”“急事”这三个“主题”,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较少、遇事容易慌张等弱点,通过虚构事实来骗取钱财。沙区警方建议,当大家遇到这些“好事”“坏事”“急事”时,千万不要轻易进行转账操作,或泄露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信息,凡事缓一缓、想一想,多问问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就不会轻易掉进犯罪分子的骗局。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手段描述: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学生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破解方法: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账汇款的,请一律拒绝。
助学金诈骗
手段描述: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向学生发放助学金为由,要求学生向其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或者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转账操作。
破解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操作的,请一律拒绝。
网上购物诈骗
手段描述:犯罪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退换货物为借口,骗高校学生登录事先准备好的“高仿钓鱼网站”上进行操作,输入银行卡和密码,从而将学生钱财迅速转到自己账户。
破解方法:不要用电话、短信中提供的链接进行查询,而是到正规的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或者拨打购物平台客服电话咨询。
- 上一篇:沙坪坝5所新小学9月新学期投用
- 下一篇:沙坪坝快闪倡文明 今晚到三峡广场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