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体系 璧山构建“双创”生态圈(组图)
(原标题:优化产业体系 璧山构建“双创”生态圈(组图))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璧山国家高新区,拉开了璧山产业深度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帷幕”。璧山高新区抓住全市优质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契机,用“创新、开放”的思维谋划“绿色”工业集群。
璧山高新区创业大厦内景 璧山高新区管委会供图华龙网发
一条龙服务 助力企业孵化到成熟
从一个IDEA到企业上市之路,看似漫长,但在璧山高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这一切都将变得更加简单。
“在这里创业,因为创业氛围好、帮扶大、优惠多,政府行全程的帮扶,打消我们的后顾之忧。在这里,我们能够享受到金融资本、创客、风投、孵化器、中介服务、企业家和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让我们在这种创新环境能够像生物圈一样自成体系、自我发展,把企业一步步壮大起来。”入住创业大厦的重庆壹零工作室负责人向记者说到。
在璧山高新区创业大厦里,有了梦想便有机会插上“翅膀”,从创客开始,便开始享受政府的全方位政策、资金及技术扶持,直至成为上市公司。
据了解,璧山高新区一直关注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生态系统,并在天安城市综合体建设了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规划约90000㎡。目前,基地已完成了2个国家级孵化器和卓特众力、鑫智融汇等6个市级众创空间打造。
同时,高新区还设立专项基金,打造集创业大厦、创业大道、企业加速器、金融集聚区和产业创新升级体验中心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重庆“双创”生态圈,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服务。
高新区科技孵化器于今年2月底投用,到6月为止,已吸引近30家电子商务、环保科技、文化创意等创新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4个月产值就突破5000万元。
重庆大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加工机正有条不紊地加工着笔记本外壳 记者 欧武夷 摄
增强核心竞争力 变制造为智造
“环境就是璧山的资本,也是璧山重要的竞争力之一。”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这样说过。
山在城中留,水在城里流。近年来,凭借优美的城市和园区环境,璧山不用刻意外出招商,这个“西部最美的园林式工业园”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资者前来。
在重庆大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里,一台台全自动加工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笔记本外壳加工。公司的负责人李协理微笑着向记者说到:“在璧山和在重庆主城区发展产业没有什么差别,当初选择把公司落户在璧山,不仅仅是因为璧山地理区位优越,更主要的是这里的环境。”
近年来,璧山努力推进着城市的深绿型生态化建设。同时,随着璧山隧道、黛山大道、成渝高铁、轻轨一号延伸线等璧山境内的交通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璧山与西永微电园、重庆机场、渝新欧国际铁路起点站、保税港区等物流通道的瓶颈打通,实现 “半小时物流圈”。
璧山高新区还利用毗邻重庆大学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发展,引进高技术人才,将高校、科研机构优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就这样,区位、环境与人才的叠加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了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增材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工厂进驻璧山。
工业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慢慢构建起一个新兴工业产业体系,促进璧山的工业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 上一篇:一周璧山
- 下一篇:璧山:九永高速云雾山隧道年底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