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投入超25亿元 以“水”为核心建设生态
人民网重庆9月22日电 曾经因水质较差,垃圾遍地,不被人重视的小安溪,如今,换了“新颜”,江水清澈幽静,还不时有水鸟在江边留驻。
“合川的生态文明治理近几年发展的很好,尤其是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重庆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在合川区赵家渡水生态公园高兴地说道。
9月22日上午,2016年“重庆环保世纪行”集中采访报道组一行,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的主题,走进了合川区。记者现场了解到,合川区政府累计投入超25亿元,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实施了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强了水污染防控和治理能力。
“2+1”治理加建设 助小安溪恢复“青春”
合川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小安溪为合川区一条重要的次流,曾经因水质较差,垃圾遍地,不被人重视。如今,在小安溪流域赵家渡段,一座体现“人水和谐”理念的水生态公园不久前通过竣工验收。
合川区水务局介绍,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在施工工艺上将植物覆盖整个护坡,既能提高该河段防洪能力,又能有效改善其生态环境,为群众打造了良好亲水环境。
治理小安溪的环境问题,区政府采取“2+1”模式:治理畜禽污染和工业企业污染;强化生态保护建设。
根据合川区环保局介绍,当地将小安溪流域水域及200米以内陆域划定为禁养区,区政府投入资金1800万元取缔搬迁了小安溪流域内41家畜禽养殖场。
“合川区水务局、重庆江城水务有限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一改以往的土墙狭路堤型,采用‘石笼护脚+石笼护脚’、自然护坡等堤型。‘石笼护脚’指的是用钢丝制成石笼后装入鹅卵石,用于河道治理、防洪抗讯、河堤防冲刷等水利工程的一种技术。着重将小安溪流域打造成合川区的水生态城市示范河段”,赵家渡水生态公园技术负责人李达明表示。
1600余万元建生活污水处理厂 惠及城乡居民
在距离合川城区23公里的钱塘镇,这里有常住人口约2.3万人。曾经,由于场镇雨污合流,且无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问题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2013年,合川区投入1600余万元兴建钱塘镇污水处理厂,其污水处理能力为4000吨/日,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该厂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近年来,合川区累计建成城市管网890余公里,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8%;完成23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街镇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在治理城市环境问题的同时,合川区同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近年来,当地投入近1亿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受益群众达23.5万人。
今年,合川区继续实施1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成后,当地撤乡并镇以及人口聚集超过1000人场镇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将实现全覆盖。
合川区政府副区长谢东介绍,未来几年全区预计投入20亿元,将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预计到2017年实现污水、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王嫚 实习生黄亚辉)
- 上一篇:合川清平镇:“三注重三突出”“两学一做”落
- 下一篇:打开合川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