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从前, 北碚有个少年义勇队

从前, 北碚有个少年义勇队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2-23直接问医生

(原标题:从前, 北碚有个少年义勇队)

 

 
1929年夏,北碚峡防局少年义勇队第一期部分学生在营房旁合影,立者右一为高孟先。  
 
《高孟先文选》书影  

 

 

现在,学界公认在北碚任职四年的卢作孚是北碚的开拓者,其弟卢子英是北碚的奠基人和操盘手。但卢氏兄弟之所以能把北碚这座小乡场,拓建成当时在中国乃至亚洲都光辉闪闪的欧式小城,还依靠了众多学生队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劲旅,当数1928年至1935年8年间卢氏兄弟招募的三期共200多名少年义勇队员。

近日,西南师大出版社推出50多万字的《高孟先文选》,将民国北碚乡建史上卢作孚——卢子英——高孟先三位一体的人物链建设完成;少年义勇队真实、生动的青春形象才浮出嘉陵江水面,填补了重庆地方史的空白。

根据高家捐赠的高孟先部分文物、图片史料,北碚博物馆已在卢作孚纪念馆卢子英办公室对面房间,辟出高孟先生平事迹暨少年义勇队展室。

塑料箱

2014年,生于北碚、在武汉生活了48年的电脑及电气工程师、大学教师高代华,退休落叶归根。他自幼喜好文史,回到北碚主编“祖德流芳”的高氏家谱,“我们高家是璧山八塘的人,我要为族中人物小传收集素材,从小就晓得我父亲有一个比他大8岁的堂兄高孟先,在卢作孚手下干过事,是个人物,于是就到他儿子北南大哥家去看有没有什么资料。”

高孟先的长子——重庆交机厂退休职工高北南,搬出一个塞得满满的塑料大储藏箱说,“我老汉一辈子的东西,都放在这里面了。”

“我打开一看,简直惊呆了,全部是高孟先生前封存的手稿、信札、日记、相册、书刊、报纸。他是一个有心人,生前就把这些东西整理好了;北南夫妻也是有心人,在父亲逝世后,三十多年搬过几次家,都保存下来,北碚的一段历史,也保存下来,我好激动哟。”

高孟先日记里最珍贵的人物之一,就是他的恩师和老板卢氏兄弟。从他的视角,我们得以一睹平常不易看见的卢氏兄弟一代民国名流的别样风采。

温泉缘

其实到北温泉投奔卢氏兄弟之前,高孟先就和北温泉有缘。因为这里有一股后来命名为“澣尘”的泉眼,是他祖父开煤矿把水挖穿了,矿难之后冒出来的。在1933年第28期民生公司《新世界》月刊发表的《温泉底回忆》一文中,他讲了“温泉那地方,从前还有这样一段故事”:“照例每年同我祖父在春秋两季都要来一次的,因为这个地方,每年还有几百银子的出路。甚么炭租啦、香粉厂租啦、磨面厂租啦……总之,是靠利用温泉的天然资料——泉水和煤矿。”

高孟先出生于璧山八塘场,祖上有包括北温泉矿产在内的田地资产,家境还算殷实,到父亲时已衰微。1927年考入璧山县中,1928年10月,因抗议校方的不公正,高孟先被开除。

“许多青年苦于没有出路,许多事业又苦于没有训练成熟的青年去做。”这时,他看到了1927年春才任峡防局局长的卢作孚发布的《江(津)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少年义勇队招生简章》上的这第一句话。这一年,卢作孚35岁,高孟先16岁,看到这句话,他就像看到了一片海。

考进队

局址设在北碚的峡防局招的义勇队,年龄要求16岁至25岁;文化水平要求“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力者”,在当时要求算高;学制两年,要学军事、警察、社会调查、运动、教育,“毕业旅行去川边大凉山和大雪山社会调查”;“服装、设备及食宿费用,概由公家承担。在此一年训练期中,全年津贴零星用费银拾贰元止”;毕业后在峡防局各团务、警察、经济、文化部门实习、就业。

这可能是民国最吸引人的招生简章了,管吃管穿管旅行,毕业还有好工作。高孟先马上重回北温泉,成为少年义勇队一期30名学员之一。

多年以后,高孟先仍记得:“训练基地设在北碚公共体育场一端的一进三大间的草屋——新营房,门首左右墙上写了一丈见方的十个大字: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早上除运动外,冬季还要到江岸进行冷水浴,卢曾亲自带头。各队有队歌或誓词,如学生一队的入伍誓词是: 锻炼此身,遵守队的严格纪律,牺牲此身,效忠于是众,为民众除痛苦、造幸福 。卢对我们的训练,不只为了事业发展的需要,不只是为了解决青年的就业和出路,而主要是为国家培训大批有理想、有技能,而又愿意为社会服务的人。”


高孟先和少年义勇队队员们植树、淘滩(疏浚河道)、修路、种豆;灭蝇、灭鼠,防匪、演戏;安电话、放电影、写时评,采集动植物标本、搞社会调查;随卢氏兄弟会见各种大人物,见识各种大场面。欲知1929年他随卢子英赴川边采集动植物标本,进行彝人社会调查的故事,我们下周再说。本报记者 马拉

 

 
 
 

 

(原标题:从前, 北碚有个少年义勇队)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