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巫山山里娃 凭什么惊呆了全市120多所学校

巫山山里娃 凭什么惊呆了全市120多所学校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7-08-08直接问医生

    本网讯(卢先庆 文/图)舞巨龙、跳团体操、会刺绣、会民间工艺打草鞋……9月29日,在全市2016年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训考评工作会巫山现场,双龙镇乌龙学校数百名孩子的少年宫活动才艺展演,让来自全市各区县120多所学校的代表目不暇接。

 

市委宣传部领导在现场观看少年宫汇报演出。卢先庆摄

 

孩子们在文艺表演。卢先庆摄 乌龙学校的孩子们在进行舞龙表演。卢先庆摄

    走进校园时时处处都感觉到灿烂多姿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氛围,每到一处都能呼吸到浓厚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气息,让人伫足遐想,启迪人生。

 

乌龙学校的孩子们在电脑室练习。卢先庆摄

    在学校民间手工室里,整齐摆放着数十双草鞋和斗笠,看起来有模有样,这些都是该校学生的“作品”,这也是今年春季学校新增的民俗文化活动——打草鞋和编斗笠的民俗手工制作项目。学校聘请了校外兼职辅导员5名定期开展编织活动,辅导24名学生参与此项活动,让学生们既能打造本土文化,又能传承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

 

乌龙学校的孩子们在练习剪纸。卢先庆摄

    用针线传承经典,用巧手绣出奇葩。在十字绣创作室,20多名女同学正聚精会神学习刺绣。刺绣是巫山民间传承千百年的工艺。同学们学习刺绣,不仅可以继承发扬这一民间工艺,还有效地锻炼了心理成长,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压力。

 

科技制作兴趣组的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技模型。卢先庆摄

    2014年9月,重庆市第四批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落户巫山乌龙。该校依托现有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并大力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等有利资源,积极发挥民间手工艺人、公益志愿者这等社会人才作用,在学校现有资源基础上积极筹建乡村学校少年宫。投资20万余元,添置器材、整合装修提升图书室、阅览室、书法室、音乐室、形体室、民间手工室、棋艺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多个活动室。

 

代表们在观看孩子们乐器演奏。卢先庆摄

    同时,学校结合实际充分整合利用教育资源,围绕“以读养德”、“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动促长”的活动主题设置了文学、科技、艺术、体育四个项目,两年多以来少年宫成效显著。组建文艺、科技、手工、体育四个活动项目,共19个兴趣活动小组。主要项目有民俗手工制作、舞龙、腰鼓、声乐、舞蹈、十字绣、象棋、美术、书法、团体操、篮球、乒乓球等。有校内辅导员有20人,聘请民间手工艺人5人。挖掘地方资源,打造本土文化,以少年宫为依托,打造师生乐园;少年宫活动项目的开展贯穿着我校“龙”文化,弘扬“龙”的奋发向上、努力腾飞精神。其中打草鞋、编斗笠项目就体现挖掘地方资源,舞龙则彰显出校园文化的特色。

 

课外辅导员在教孩子编斗笠。卢先庆摄

 

乌龙学校的孩子们在学习打草鞋。卢先庆摄

    该校校长刘昌富介绍,乌龙学校乡村少年宫积极投入,从硬件到软件,基本符合“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规范和要求,已使之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工程和社会支持、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活动阵地。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