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 巫山脱贫攻坚做了哪些事儿?
本网讯(记者 卢先庆 文/图)2015年7月6日,我县召开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会正式向贫困宣战。一年多了,巫山脱贫攻坚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哪些成绩?
县委书记李春奎看望联系户彭耀富。卢先庆摄在启动脱贫攻坚之初,全县有120个贫困村、贫困贫困群众20592户66564人。2015年完成龙门街道整体脱贫、39个村脱贫销号、8808户28494人脱贫越线。今年4月再次调查核实、重新建档立卡,新增贫困户1942户9745人。2016年实有贫困村81个,贫困户13726户47815人。今年计划5个乡镇脱贫摘帽、6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和3.5万贫困人口越过贫困线。
在工作中,层层传导压力催生工作动力,完善政策夯实工作基础,健全机制巩固工作成效。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拔除穷根、挪出穷窝”等问题,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精准扶贫医疗求助工作方案》《关于扎实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1+5+11”政策体系。各乡镇、村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分户研究扶持措施,推进生态搬迁、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学生救助、医疗保障、政策兜底“六个一批”脱贫措施精准落实到人到户。建立动态帮扶机制,全县干部结对帮扶14945户贫困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帮扶468户,80名爱心人士结对帮扶80户,全县教师结对帮扶3170户,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
在脱贫攻坚具体行动中,以精准务实的举措,抓铁有痕的劲头,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
新修建的老鹰村村级道路。卢先庆摄
巫山县农发水保项目七星工程。
在基础设施上,完成饮水池建设262口,山坪塘整治408口,正在实施223口饮水池、169口山坪塘整治,有效解决了60个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启动新修和整治村级道路774公里。整修村便民服务中心8个。新建标准化贫困卫生室52个,10月底前建成投用,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巫山的烤烟产业。卢先庆摄
三合村的中药材产业。卢先庆摄
在特色产业上,按照“近靠就业、远靠产业”思路,推进山羊、脆李、中药材、烤烟“1+3”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柑橘、葡萄、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有序组织实施了55个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1650KW,预计10月底全面建成,可覆盖2348户贫困对象。乡村旅游已启动平槽、黄岩新规划点建,望天坪、忍子坪、茶园等提档升级。全县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329个,其中贫困村97个
5月29日,农村危旧房改造后成为乡村一道美丽风景。卢先庆摄在生态搬迁、危房改造上,全县2016年计划搬迁2.3万人。搬迁对象已全部锁定,已签订合同5728户20280人,有序推进仙桥、月明等25个安置点续建,新启动三河、燕子等10个安置点建设,规划微型集中安置点73个,新增安置人数8314人。
在健康扶贫上,率先在全市实施“救助贫困家庭患者”攻坚行动,目前已完成贫困患者常规体检和疾病筛查15517名,专家组进贫困村巡回义诊23085人次,808名对象已接受治疗,累计治疗出院547名。目前正抓紧实施第二轮。
村民参加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卢先庆摄
在劳动就业转移上,打造“巫山建工”“巫山红叶姐”劳务品牌。开设培训项目10余个,开展各类培训125场次,完成家庭服务人员培训5280人,贫困劳动力培训9500人,实现稳定转移就业2.1万人。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77人到县内公益岗位。
还实现了教育扶贫全覆盖,累计资助学生15934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450万元。目前正在调查统计今年贫困对象入学新生,每人资助5000元。
进一步强化兜底保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后顾之忧。发挥社会保障作用,将精准摸排识别出的9086名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对象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畴。
积极探索为7.6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办理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落实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近5万人次。
此外,还积极探索推进金融扶贫,各商业银行已经完成81个贫困村5160户建卡贫困户的金融扶贫建档工作。建卡贫困户贷款额5368万元,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扶贫搬迁、光伏发电等给予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