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实施通村通畅工程300公里 村民告别泥泞路
华龙网10月10日14时20分讯(通讯员 陶涛)交通是民生之本,是事关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通村通畅工程,是丰都县的“四个十”重大民生重点项目。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该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村交通问题,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今年目前已经时间过半,农村交通建设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既定目标?近日,笔者前往丰都县交委及部分乡镇(街道)进行了采访。
今年计划实施300公里 可惠及10万余群众
“通村通畅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量大、面广、群众呼声高,尽管全县上下共同努力,这几年农村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幅员广阔,公路里程太长,交通基础薄弱,还有一些农村公路晴通雨阻,群众出行不便,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丰都县交委副主任陈小明介绍,我县村通畅建设任务依旧艰巨,该委将继续加快推进建设力度。
“通村通畅公路是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的一大重点,仅此一项投资金额就达1.8亿元。”陈小明告诉笔者,尽管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县交委还是根据上级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通村通畅工程,努力完成300公里通村通畅工程的目标任务,有效改善10余万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问题。
据了解,今年丰都县的通村通畅工程主要涉及龙河、三建、三合、兴义、保合等22个乡镇(街道)。目前,已完成兴义镇白家沟村、包鸾镇七星村、太平坝乡下坝村、龙河镇陡蹬子村等村道公路264.95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8亿元。仙女湖厢坝、湛普镇中坪等村的公路硬化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修出致富路 山区群众发展有盼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的村民过田坎,走羊肠小道,翻山越岭到镇里购买生产生活用品,肩挑人扛,走的只有一条小道。现在这种历史就要结束了。以前,我卖一次粮食要花去几十元的运费,现在公路修好了,坐车几分钟就到镇上,运费也花不几元钱,方便又实惠。”近日,保合镇普子场村70岁老人蒋正德指着村里硬化的公路,脸上洋溢着微笑。
交通条件落后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该村成为贫困村。针对上诉原因,对该村实施了通村通畅工程,目前已经成功踢开这只“拦路虎”,为当地村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方便。
“你看,现在走的全是水泥路,方便多了。”聊起村里的变化,普子场村村民陈朝明十分高兴。走在普子场村,让人感受到变化最大地方的就是如今村里的公路四通八达,并且全都硬化了。
笔者在普子场村看到这条硬化不久的水泥路,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盘旋在山川间。尽管目前没有开通农村客运,但公路上去去来来的车辆川流不息,不少村民开着小型货车载着农产品往返于这条致富路上。
其实,保合镇普子场村通畅工程只是该县通村通畅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我县通村通畅工程正在逐步推进。特别是去年以来,丰都县通村通畅工程正在逐步推进,先后实施了许明寺镇平桥村、包鸾镇鸽子坝村等多条通村通畅公路,共计里程330公里;开工建设南天湖、董家等多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多个村级招呼站,完善农村客运设施,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加快施工进度 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这一段路厚度达不到,要按照标准厚度铺才行啰。”在武平镇磨刀洞村通村通畅工程施工现场,一名村民正站在旁边“指指点点”。
记者上前询问,得知正在监督施工的是当地村民林方贵。林方贵告诉记者,听说政府要给村里硬化道路,村民们便自发组织到现场帮忙,并监督道路硬化质量。
“政府硬化道路,村民非常感谢!”林方贵说,公路硬化后,不仅为他们出行带来方便,还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当地村民利用农闲时间,自发到现场帮忙。
“除了量的变化,在农村公路质的方面也要有明显提升。”丰都县交委相关负责人说,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坚持管理、建设规范化,提高建设标准和技术等级。就目前来看,新修农村公路宽度要达到4.5米以上,厚度不低于20厘米,强度不低于C25。另外,改建农村公路要特别注重边沟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如设置警示桩等附属工程,大大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行车能力。
陈小明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县交委将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的办法,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加快推进通村通畅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上一篇:丰都县团县委: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 下一篇:丰都:利益联结推动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