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开众创:为开州农特产品插上腾飞之翼
开州汉丰湖
开州农特产品进万家O2O推广促销活动
在众创空间群团服务站接受辅导的创客
开州,是我市群团改革试点区县之一。试点开展以来,开州紧紧围绕改革主旋律,按照群团组织强“三性”、去“四化”的根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自我革新,创新举措大力推动改革。
乾开众创空间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政府倾力打造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乾开众创空间在运行过程中充分融合群团改革思路,通过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等方式,整合群团组织力量,助力创新创业开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开州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大山,飞向世界,插上了腾飞之翼。
1、居民有口福 土货有销路
7月16日,江北北滨路华润中央公园小区,一群来自开州的青年志愿者刚刚搭起展台,琳琅满目的土特产便吸引了附近居民的关注。
“这些农特产品很多都是从农民和贫困户手中直接收购,绝对绿色环保。这次来我们以成本价进行推广,大家吃了如果觉得好,可以通过我们‘开街网’电商平台直接订购。”眼见围观居民越来越多,志愿者们便开始不失时机地做起了推广。
耳听、眼观、手感、口尝,开州农特产品的高品质一旦得到认可,推广便演变成一场抢购——短短一个小时之内,600公斤质优价廉的开竹大米和九龙山大米售罄。紧接着,桑叶蛋、卓天南瓜籽、开州老腊肉、笑饼等优质土特产也很快被一抢而空。
华润中央公园小区之行,是“开州农特进万家”主题活动在主城的第一站。随后,该活动将陆续在主城40个社区,以及开州若干小区展开。目前,已有11家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商家参与活动,超过30种开州农特产品由此直接与市民的菜篮子实现对接。
“开州农特进万家”活动由重庆乾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乾开电商”)主办。该企业为开州本土国有电商企业,旗下“开街网”专注农产品电商销售,通过对本地农村名优特色产品进行整体包装和认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开州产品卖出去,促进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
2、建好服务站 服务创业者
在华润中央公园小区举行的“开州农特进万家”活动,是乾开电商入驻江北“小样社区”之后,在当地举办的首次营销推广。
多年来,江北一直是开州的对口支援区,并和开州同为我市群团改革试点区县。两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和群团改革面临的现状、做法和理念上,多有共通点。
新形势下的群团工作职责,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项重要内容。乾开电商打造的乾开众创空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位于开州区云枫街道开州大道西段512号,分为商业区和商务区,具有融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电子商务孵化园、电子商务众创空间、电商微型企业孵化园、群团服务站五大功能。5月中旬试运营以来,已上架销售产品1177款,入驻商家119家,其中入驻企业青年员工占95%以上,平均年龄28岁,是一个以青年为主力军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乾开众创空间群团服务站在开州区委的高度重视下,由共青团开州区委牵头,以乾开众创空间团总支为组织载体,依托开州区首个大型电子商务类众创空间——开街创谷打造的基层群团服务站。
该服务站由共青团开州区委班子成员兼任站长,管理团队和入驻企业的群团干部轮流值守,为入驻企业招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服务。
服务站为创业就业、公益志愿、教育服务类社会组织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指导服务,并将创业就业培训、群团活动策划组织等服务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入驻企业或社会组织承担。针对电商领域创业青年实施“梦想合伙人”计划,贴近需求开展创业成长、创业陪伴、创业同行、创业分享4类主题活动。
3、改革闯新路 勇敢走出去
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全国上下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开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让群团改革的成果直接惠及贫困群众,助力脱贫攻坚?
乾开电商和共青团开州区委在相关调研中发现:一方面,开州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大量绿色天然的农特产品严重滞销;另一方面,主城居民对真正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需求巨大,却时常欲购无门。
“我们就是要把群团改革的触角向区外延伸,在开州和主城之间开辟一条农特产品销售购买的捷径,让开州农民和主城居民实现共赢。”乾开电商董事长肖彬说。
今年7月,乾开电商正式入驻江北小样社区,携手江北的共青团组织,发挥群团与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将开州农特产品以O2O方式走进主城社区的路径。在让开州农户增收的同时,也让江北居民直接享受到实惠的绿色农特产品。
此外,乾开电商还创新推出了“农产品网络预售”,对农产品进行订单式生产。与满月乡签订电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首批通过开街农村电商服务站(马扎营)收购土豆片380斤,马尔科土豆5吨、高山萝卜2吨,在开街网上销售。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开展“进主城社区”、“进机构食堂”等多种营销方式,为开州农产品拓展销路。
据悉,乾开电商下一步还将组织主城爱心企业和居民走进开州,了解农村贫困户生活状态,帮助农村贫困户掌握增收技能,建立健全销售渠道,利用电商途径实现增收。
品牌塑造
“拉式销售”模式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NO.1
到乡里找合作,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
NO.2
借电商平台,为产品拓展销路
NO.3
通过O2O销售,有了订单从基地或合作站点收购产品
NO.4
协同各部门农委、经信委把控质量
NO.5
逐步建利溯源体系,完善物流配套体系
文/彭光灿 张亚飞 图/李耀辉
(责编:王嫚、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