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新上项目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
自2014年以来,渝中区积极探索建设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并从2016年起,规定新开工建设项目一律纳入预算绩效管理,累计对73个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绩效管理,涉及资金约5.5亿元。
一是深度参与,前期介入。提前介入,将预算绩效前评价理念植入到项目决策管理中,充分论证立项必要性、立项充分性、立项效益性,加强立项规范性审查,防范于未然。
二是过程监管,适时跟踪。按照年初建设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的进度要求,对道路铺装、涵管挖掘等产出指标进行中期跟踪监控,及时掌握项目产出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发现和纠正施工延后的情况,保障建设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全程评价,健全链条。从项目产出、项目效益、决策管理、资金管理、业务管理方面共14个三级指标、30余个明细指标综合衡量项目整体效益。采取部门自评、财政重点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绩效评价。
四是强化管理,注重运用。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单位,建立反馈整改机制。要求完善项目施工台账和安全台账等日常管理;加强对施工单位库的动态管理,规范30万元以下项目施工单位确定程序,加强项目标后管理。
- 上一篇:重庆彭水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部关闭
- 下一篇:“我自豪,我为美丽渝中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