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成为常态
(原标题:沙坪坝区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成为常态)
沙坪坝区干净整洁的街道。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天行走在沙坪坝区洁净亮丽的街道之上,你知道是多少环卫工人轮班在保障着整个城区的环境洁净吗?来自沙坪坝区市政部门的数据显示,每天在沙坪坝区,有千余名环卫工人忙碌在我们身边,他们默默无闻地清扫、冲洗着大街小巷,他们让每一个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有美丽洁净的环境。
对这些辛勤忙碌着的环卫工人,沙坪坝区市政园林管理局相继推出了包括爱心早餐、爱心驿站等在内的各种关爱举措,为他们的繁忙工作减轻负担。
除了政府对环卫工人的关怀,其实你我的举手之劳,也可以为环卫工人减轻很大的工作量。沙坪坝区市政部门推出了我市首个专门处理废旧家具的中转站,每天免费为市民处理不要的废旧家具。
千余名环卫工人三班倒
保障沙坪坝区环境卫生
53岁的粟舜明虽然是沙坪坝区环卫处西部新城环卫所年纪最大的员工,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每天的工作。这位同事们口中的老大哥不仅每天早到晚回,而且经常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奋斗在环卫第一线。
粟舜明负责的是西部新城270万平方米作业面积的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洒水降尘、牛皮癣清除、结构性设施冲洗等质量巡检工作。每逢重要任务,粟舜明天不亮就和同事走上岗位,督促检查清扫保洁工作,直到深夜12点多还在巡查。有时候因工作太忙,晚上加班太晚,他就放弃回家,在办公室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又到路段上开始巡查。
粟舜明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做出什么惊天伟业来,他只是从点滴出发,凭着对环卫事业的热爱,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忠诚在沙区的大街小巷中谱写了一曲环卫工人的奉献之歌。
在沙坪坝区,和粟舜明一样每天奔忙在大街小巷的环卫工人有千余名,他们每天最早的4点就走上了工作岗位,最晚的要忙碌到凌晨3点。他们不仅让街道更加整洁,还每天收运城区生活垃圾约550吨、餐厨垃圾约150吨、果蔬垃圾约40吨。
126个爱心驿站
为环卫工人贴心服务
连日高温下的重庆街头像一个巨大的火炉。刚过上午10点,地面已经被晒得滚烫。52岁的环卫工人陈胜秀已在烈日下工作了3个多钟头,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浸得变了颜色。
清扫到麦时惠24小时超市门前时,陈胜秀放好扫把走了进去。“辛苦了!快来喝杯豆浆!”超市服务员微笑着招呼。陈胜秀一边笑着回应,一边从店中的“环卫爱心角”拿出杯子,一口气喝完了一杯豆浆。
在店中休息了两三分钟,陈胜秀笑着跟店员打了个招呼,出门又拿起了扫把。“喝杯冰豆浆,吹吹空调,一直闷在心里的热气退去了很多,感觉好受多了。”陈胜秀说。
沙坪坝区为了缓解环卫工人工作时面临的临时休息、饮水、如厕、热饭、疗伤等“五难”问题,启动了“环卫爱心驿站”建设工程,倡议爱心单位设立“环卫爱心驿站”,向环卫工提供如厕、饮水、防暑降温药品、微波炉、休息等服务。这一倡议得到了许多社会单位的积极响应,目前全区主次干道上已设立了126个“爱心驿站”。
对环卫工人来说,每天早上去哪里吃早餐曾经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问题,居住点距离保洁区域较远,上早班的环卫工人必须在凌晨4点左右起床,加上节约钱、购买早餐不方便等原因,至少三成以上的环卫工人无法吃上早餐,许多工人患有胃肠道疾病,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改善一线环卫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沙区市政园林管理局还每天为凌晨4时至早上8时从事环卫作业的一线工人免费提供早餐,早餐标准为每人每餐3元左右。早餐供应时间为早上6时至8时30分,由统一的餐车直接送到21个配送点。早餐品种包括馒头、豆浆、鸡蛋等。根据季节、节日不同,品种会略有变化,比如元宵节将提供汤圆,端午节提供粽子等。
沙坪坝区建成
我市首个废旧家具粉碎站场
家里不要的废旧家具怎么处理?大多数的市民会选择一扔了之,甚至有些市民还将废旧家具随处丢弃,而在沙坪坝区,一个专门处理废旧家具的中转站——远大路固废物资中转站已经正式投用。
位于沙坪坝区212国道远大路旁的这个中转站于今年8月建成投用,主要承担全区废旧家具粉碎及转运任务。该垃圾站占地约1480平方米,站内使用了市环卫集团为沙区量身定制、全市首套环保型大件垃圾破碎机。
自今年8月投用以来,通过对全区废旧家具集中粉碎,显著提高了废弃家具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基本实现废旧家具当天收集当天处理,有效解决了沙区废旧家具处理难问题。
沙区市政园林管理局提醒市民,远大路固废中转站每日开设时间为6:00—11:00,14:00—18:00,面向沙区各街镇、园区及个体私人免费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