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简行囊轻装上阵
合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简行囊 轻装上阵
北汽银翔汽车生产基地本报资料图通讯员秦勇摄影记者廖松
在合川东部地区,三汇、清平、土场等几个镇正经历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场围绕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在这片华蓥山下的土地上悄然打响。
三汇历来是合川工业重镇,尤以煤炭开采为龙头。煤炭紧俏时,这里先后有大大小小数十个煤矿、数千名产业工人及家属齐聚。据老一辈人叙述,回溯三十年,这里的繁华程度甚至不亚于合川城区,风光一时无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三汇煤为全区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过境迁,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以煤炭为主力军的能源消费时代已是过去时。如何稳步有效化解煤炭产业过剩产能?成为横在三汇、乃至合川面前的一道试题,破解它,才能持续优化全区产业结构。
早在2010年,合川便开始打响煤炭去产能的攻坚战。2010至2015年,我区瞄准生产能力在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累计关闭乡镇煤矿21个,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61万吨。
而更大的去产能攻势紧随其后。2016年,为全面落实中央和重庆去煤炭产能相关精神,区财政配套安排煤矿关闭奖补资金6400万元,关闭8个乡镇煤矿,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50万吨/年。区安监局透露,目前已有5个煤矿封闭井口,进行了关闭矿井现场复查验收,存在的问题正在整改;另有3个煤矿正在拆除井下设备,预计9月底将全部封闭井口,年底所有煤矿将全部通过关闭验收程序。
煤炭产能逐渐缩减,取而代之的,是特种车生产商科嘉重机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工业企业落地。随着渝广高速、三环高速合长段等大动脉的贯通,三汇这座工业重镇将迎来新的机遇期。
三汇镇往南的清平镇,同样正在发生着产业升级的变革。和前者一样,上世纪60年代,随国家三线建设迁建而来的大型军工企业,以及90年代逐渐发展成团的日用玻璃产业,为清平镇带来许多荣光——清平并不“清贫”,她甚至成为一山之隔的北碚艳羡的对象。但随着时代发展需要,清平的山沟沟留不住大企业,低端生产、缺乏创新的日用玻璃,也面临着沿海对手的冲击,以及电子商务的革命。
用地、用水、用电、用工、交通均不占优势,甚至离合川主城也有相当距离,这里拥有什么优势?发展什么产业?这是清平、以及邻镇土场都面临的难题。
益容玻璃制品厂是一家合川本土企业,和清平其他同类企业一样,从生产酒瓶、酒杯等日用玻璃器皿,到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升级转型,益容玻璃把目光瞄向了医药器材。“日用玻璃器具市场近年来已经饱和,继续在这上面做文章,企业很难发展。合川目前正在加快布局医药产业,将是未来工业主力军之一,锁定这一市场,应有广阔作为。”企业负责人说。经企业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如今益容玻璃制品厂已通过省级药监部门现场检查,第一批产品也顺利通过检测,下步将进行量产、投放市场。
另一场更加深刻而振奋的变革,在合川工业园区天顶组团发生。近年来,以北汽银翔为代表的天顶组团发展迅猛,渐成合川工业脊梁——幻速、威旺等系列品牌在市场上广受追捧。即将投产的比速汽车,也将进一步丰富天顶组团整车生产。投产后,天顶组团的汽车整车年产能将从45万辆提升到80万辆,年产值400亿元。
除了加大整车供给,天顶组团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去年以来,新签约汽车、摩托车核心零部件企业7个,协议资金27.9亿元,其中总投资8亿元的北汽银翔“三电”项目和总投资5.5亿元的中慈电池项目落地开工,北汽银翔还获批重庆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降低成本对企业发展尤为关键。今年上半年,我区帮助组团内企业直接融资8亿元,预兑现税收优惠7000万元,落实2015年扶持资金1700余万元,为“三有一困”企业争取流动资金2450万元,申报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补助1300余万元,帮助企业办理产权证18万平方米,“天富贷”融资平台也加快落实。
补齐短板方面,组团“大动脉”银翔大道三期预计本月内建成,渠江提水工程全线动工,三汇星寨220kv变电站推进顺利,天然气主管网完成工程进度60%,供电侧改革稳步实施,园区基础配套日趋完善。此外,还引导金融网点陆续入驻,医疗、学校、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公交运营方案正在拟定,天顶组团这片创业热土的产城融合步伐明显加快。
视线转向南溪组团,这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同样卓有成效。去库存方面,坚持项目清退集约用地,对于资金有问题、市场不景气、发展没潜力的企业进行清退,已经清退签约劣质招商项目37个,清理僵死企业34个,提高土地有效供给。坚持利用闲置厂房零地招商,先后引进租赁企业85家,降低闲置厂房库存43万平米,闲置厂房利用后实现产值183亿元。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产业发展迅猛,南溪组团瞄准电商新业态,打造产业集群智能互联平台(CIP)。截止目前,已签约产业互联平台18个,目前已上线平台8个,日均交易额达到600万元,总交易额突破1.5亿元。去杠杆方面,通过“增信债券”“银园贷”等金融产品,帮助12家企业融资近1亿元,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帮助65家企业成功融资到位10余亿元。上述工作有效去掉银企融资的杠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工业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其他领域持续释放效应。今年以来,我区按照“控增量、消存量、扩需求、降成本、防风险”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商品房去库存,购买商品房7.94万平方米作为安置房,出台货币补贴及免收房屋登记费、转让手续费等优惠政策,交易商品房33.66万平方米。商贸领域,整合近年来评出的名菜、名小吃、特色菜、“合川三江鱼”等150种特色菜品,大力进行餐饮行业提档升级;筛选出368种镇域名特优产品,优化包装形态,加大宣传推介,装满游客“后备箱”。
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合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亮点颇多。区农委透露,全区在未来五年内将逐渐减少普通玉米、小麦等种植面积15万亩,增加饲料专用玉米、油菜、油橄榄、生态杂粮、牧草等特色品种15万亩;调整蔬菜种植品种,发展叶类菜、早春菜、加工菜各5万亩;稳定普通水产品产量4万吨左右,建设10万亩水域牧场,发展生态渔业,逐步增加仿生甲鱼、南美北对虾等优质水产品产量,达到1万吨。“调整后的农产品可都是市场上的香饽饽,比起传统农作物产业附加值大大提升!”。
旅游方面,在持续优化精品景区打造基础上,我区狠抓钓鱼城遗址申遗、创建5A级景区,渠江绿道建设,嘉隆西海盐卤温泉旅综合开发项目、鲁能胜地、西游记主题公园等项目,逐步完善全区旅游资源。“你爱玩什么,我给你什么”,未来合川旅游休闲产业前景可期。
只有清理沉疴、卸下包袱,经济发展才能轻装上阵。
今年3月9日,我区召开合川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形成了农业、工业、商贸、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并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推进实施。至此,我区全面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形成了“1 5 3”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体系,即:全区一个总方案“农业、工业、商贸、旅游、房地产”五个专项方案“天顶、南溪、渭沱”三个组团具体工作方案。
具体来说,全区从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从市场层面增加有效供给。优化工业结构。有效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提高工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和服务业水平。突出发展精品农业,优化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鼓励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做精做强。扶持发展一批适应消费新潮流的精品旅游产业,做优做强都市休闲旅游等产品。注意从市场角度出发,打造旅游休闲胜地。要盘活国有、社会存量资产,使其发挥应有效益。二是从政府层面补短板、搭平台、强服务。做好生产生活服务。进一步强化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搭建电商平台,发展金融、劳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做好教育、医疗、商贸等生活性服务。强化政策扶持。做好僵尸企业清理、盘活土地资源,落实好中央和重庆的有关政策。引导和培植新兴产业。紧盯新产业、新领域、新业态,发现、引导、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精简行囊的合川,正走在一条可轻装前行的发展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