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0-16直接问医生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乡村学校配备塑胶操场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将民族特色融入校园生活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江口中学学生书画比赛现场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徐家小学庆六一游园活动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火炉小学科技节活动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火炉中学学生太极拳表演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武隆县致力均衡教育发展 全力解决未成年人教育

改建后的大洞河中心校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九月的后坪苗族土家族乡一派丰收的景象。改造一新的后坪苗族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在村屋和农田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校门外,前来“探校”的家长和学生络绎不绝。

  曾几何时,这个全县最偏远乡镇的教育是另一番尴尬景象:一些家长宁可“砸锅卖铁”,也要把儿女送到县城里读书。

  2011年,武隆县吹响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号角。五年来累计投入30.46亿元,为全县中小学修建了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塑胶操场,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县内各中小学如“老树发新枝”,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节节攀升,逐步得到家长的认可。

  这张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一条艰辛之路——乡镇发展不平衡,大班额现象突出,基础教育“底子薄”……武隆要实现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均衡,可谓是“难题多、任务重”。

  加大教育力度 补齐薄弱短板

  位于武隆县西部片区的白云乡,是全县较为偏远的山乡之一。走进白云乡中心小学校,缤纷的塑胶跑道和多彩的建筑外墙令人赏心悦目;食堂餐桌上一排排餐具整齐有序,学生在这里免费用餐;学生宿舍里的装饰精致可爱,充满了温馨的味道……

  “几年前,学校还没有修建宿舍,孩子每天六点多就要起床上学,如今,宿舍修好了,孩子再也不用起早贪黑了。”刘波是土生土长的白云乡人,他的孩子正在白云乡中心小学校读四年级,“这要感谢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硬件均衡是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重点。近年来,武隆县根据县域内中小学办学条件现状,对照市定基本建设标准,逐一分析每一所中小学的薄弱环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全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武隆县在紧张的财力中挤出资金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做到了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逐步提高。

  据统计,近三年来,武隆县共投入资金近15亿元用于全县中小学改扩建,致力解决学生“上学难、上学挤、大班额”的问题,投资12.5亿元用于武隆中学、江北幼儿园、白马小学等1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及改扩建;其中,2亿元用于19所学校新建教师周转房、全县中小学校舍维修、26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48所高海拔学校“暖冬计划”、20所村完小学生饮水问题;0.5亿元配齐了各类功能室及设施设备。

  改革办学机制 平等入学机会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出台《武隆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与城内学生同等对待。开展普通高中招生改革,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按要求分配到县域内初中,2016年分配比例达70%。

  武隆县还出台《武隆县2016年普通中小学及职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招生工作的规范和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没举办与升学和招生挂钩的各种考试。

  “宁愿少上一个项目,也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2013年,县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贫困家庭子女入学保障机制,对贫困家庭子女落实了资助,还建立了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切实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武隆县还高度重视三类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全县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

  提升师资力量 实现均衡优质

  在武隆县,近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教师宁愿扎根山区农村,都不愿往城里调。

  李容正是当中的典型。16年前,李容来到和顺镇中心小学执起教鞭。2014年,武隆县实施向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政策。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山区义务教育学校2500余名教师中的一员,李容每月领到了600多元的边远地区高寒补贴、乡镇工作人员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贴。

  拿着比县城学校教师还要高的工资,成了家,在涪陵买了房。不仅如此,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还给了她交流学习、提升自我的机会,如今35岁的她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今年她还被评为“武隆县教学骨干”。“扎根在这,挺好!”

  县域内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许多老师都热心留在乡村,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逐步合理,全县音、体、美、科、劳、信息技术,教师配套分别达到90.6%,88.5%,96.7%,87.6%,80.6%,92%。全县56所小学、10所初中教师配备达到市定编制标准,高、中级教师岗位结构分布合理。

  “每年县财政划拨280万元专款用于教师培训。”县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隆县通过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学校帮扶机制。同时,按照分层培养、分类考核、动态管理的名师培育计划,武隆县确立了“183”名师工程目标,到2020年培养10名特级或正高级教师、80名市级骨干、300名县级骨干,形成名师引领、骨干示范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每年培训达到3600余人次;树典型、立榜样,县政府每年对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坛新秀等50名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以特色求优质 打造品牌学校

  对老百姓而言,满意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均衡的教育必须是质量均衡的教育。

  按照“学校品牌高声誉、学校管理高效能、师资队伍高素质、校本课程个性化、素质教育高质量”要求,武隆县积极开展名校培育活动,建立机制加强名校、强校引领,帮助和带动一批相对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发展。每学期,主城名校、县城学校都会组织几批次老师到结对帮扶的乡村学校送教,给孩子们带去知识,给老师们带去教学经验。

  在石桥小学,木叶吹奏课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在实验小学,孩子们则乐意上书法艺术课,长坝小学的舞龙、火炉中学的太极拳……这些都是武隆县全力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战略的成果。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思路,全县中小学努力挖掘文化资源,各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校树立了完整的文化形象;部分学校还通过校刊、校歌、校徽、雕塑、文化墙、荣誉室、校史馆等,营造了校园环境美化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浓厚氛围。

  目前,已认定11所特色项目和学校特色品牌,2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4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体育特色学校”。

  先过门槛,再迎督导评估,最终还要看实力。“穷县办大教育”,武隆迈进的步伐,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2016年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中,县委书记何平对武隆县教育发展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力争在两年内彻底解决大班额和入学难的问题,把武隆建成全市教育强县和重庆市特色教育县。(张再行 武隆数字报)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