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重庆朝天门医院 > 合川>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口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口

来源:重庆朝天门医院 更新时间:2016-10-16直接问医生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口

  2016年9月6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乡,天色擦黑。

  一栋光影斑驳的小楼,矗立在红军街上。

  光影映射下,街上的贺龙元帅塑像熠熠生辉。

  循着光影望去,乡政府会议室还亮着灯。

  会议室里,南腰界乡村级党组织换届动员会仍在进行。

  各村党支部负责人述职完毕,乡党委书记冉海波掰过话筒:“换届,就是要选出为老百姓谋福祉,真抓实干的好干部……”

  闻言,南界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杨继川心里微微一颤。

  对杨继川来说,“为老百姓谋福祉”这句话,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使命

  1983年,杨继川10岁。

  就是那年,杨继川第一次听到了红军的故事。

  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下午,爷孙俩坐在堂屋的门槛上。

  爷爷嘴里“吧嗒”着烟,烟圈腾起,爷爷的故事随之展开。

  1934年6月4日,一支着装不一、肩扛步枪的队伍来到了南腰界。

  几次敲门声后,杨家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老乡,我们是红军,是来给你们谋福祉的。”

  当时,杨继川的爷爷还是个孩子。他透过门缝看去——那是一位随和的女红军,脸上挂着笑。

  后来,“给穷人谋福祉”这件事,就成了爷爷给杨继川讲过最多的故事。

  2006年,南界村召开党员大会。

  杨继川托着腮帮子,听老支书王庭康发言。

  忽然,王庭康指着杨继川说:“我推荐杨继川为党支部书记候选人,他从外地回来,见识广。”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住杨继川。

  “你作为党员,要为村民谋福祉!”王庭康动员他说。

  再次听到这句话,杨继川心头一震,旋即感到热血上涌。

  很快,杨继川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从此,“为村民谋福祉”,成了杨继川的使命。

行动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口

  儿时的杨继川最喜欢的事,就是依偎在爷爷身旁听故事。

  又是一年冬天,火盆里的炭火“劈啪”作响,将杨继川的小脸照得通红。

  听着爷爷浑厚沧桑的嗓音,杨继川望着跳跃的火苗,入了神。

  透着火苗,杨继川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1934年6月,疟疾肆虐南腰界。

  因缺医少药,红军卫生队面对疟疾束手无策。

  听说救苦救难的红军有了麻烦,当地村民自发送来用米酒做成的偏方,帮助红军战胜了疟疾。

  从此,这个“米酒助红军”的故事,在南腰界传为佳话。

  “红军为老百姓做主,老百姓自然忘不了他们。”爷爷意味深长地说。

  当上村干部之后,杨继川很快对这句话有了自己的理解。

  2007年9月初的一天,杨继川站在一处断头硬化路前,不住叹气。

  路的那头连着大山,大山脚下良田百亩。可每到收获时节,村民都要靠肩挑背扛,才能将稻谷运出山坳。

  要致富先修路——可修路的钱又如何筹?

  想到这,杨继川的眉毛挤成了“八”字。

  “何不带领村民自筹?”一个念想闪过杨继川脑海。

  可是,乡亲们本就不富裕,让他们为修路出钱,谈何容易?

  “你是为村民办事,他们最终会支持你的。”听到杨继川的修路想法,王庭康给他鼓劲。

  就这样,杨继川硬着头皮开始行动。

  2007年9月底的一天,杨继川敲开了村民冉廷家的院门。

  “你怎么又来了?”

  杨继川刚迈进一条腿,一声埋怨就从屋里传来。他听到抱怨倒也不生气,一屁股坐了下来。

  “路修通了,你山脚下的几亩地要节省好多运费哟……”杨继川给冉廷算起了经济账。

  一番“加减乘除”下来,冉廷有些松口。

  最终,冉廷同意出钱修路。

  就这样,杨继川说服了修路涉及的40户人家,将泥路拓宽硬化。

  如今,山脚下的百亩良田已成为村里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务工等方式,生活水平得以改善。

担当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酉阳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口

  除了听爷爷讲故事,杨继川小时候的另一大爱好是钓鱼。可因为技术不到家,他经常空手而归。

  一次,杨继川没钓到鱼,进家后把手里的鱼竿使劲一扔,瘫坐在椅子上。

  爷爷见状,端了杯水到杨继川面前,随口问道:“你知道大胡子叔叔的故事吗?”

  “‘大胡子’什么?”杨继川不解地问。

  见激起了孙子的兴趣,爷爷于是翘起二郎腿,开始娓娓道来——

  1934年8月的一天,南腰界红军驻地,一个长着大胡子的叔叔到河边钓鱼。

  一会儿功夫,他的竹篓里就装满了小鱼。

  可这个大胡子叔叔从来不把鱼带回去,而是当场分给围观的群众。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身材魁梧的大胡子叔叔就是贺龙。

  “等我长大会钓鱼了,也会分给别人。”杨继川噘着嘴说。

  几十年后,杨继川兑现了这句话。

  2009年,杨继川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辣椒。

  2011年,辣椒再一次丰收。

  杨继川和社员们正喜滋滋地采摘,村外却传来辣椒收购价下调的消息。

  “要想顺利出手这批辣椒,就得降价收购——可一旦降价收购,村民就会亏钱。”想到这,杨继川心头一紧。

  面对两难,杨继川眉头再次皱成了“八”字。

  不久,杨继川向社员们宣布了当年的收购价格——一个让他赔钱的价格。

  “我赔点钱没啥,绝对不能让村民赔钱。”杨继川说。

  在杨继川的带动下,40户入社辣椒种植户收入持续增长。

  现在,杨继川又有了新计划——带领社员试水核桃种植,开展新一轮创业。

希望

  在杨继川的记忆里,爷爷的红军故事,全部结束于1934年10月28日。

  193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南腰界猫洞大田,几十名司号兵吹响了号角。

  沿着号角声的方向望去,附近的田野和山岗上,密密麻麻坐满了战士。

  “团结互助,互相学习,争取新胜利”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这一天,是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举行会师大会的日子。

  会师大会后,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告别南腰界,挺进湘西。

  红军走了,但他们在南腰界的足迹,却已印刻在当地人的心里。

  2016年9月6日,夜色已深,乡政府会议室,动员大会结束了。

  走在皎洁的红军街上,杨继川抬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贺龙塑像,愣了愣。

  少顷,望着爷爷口中的“大胡子叔叔”,杨继川会心地笑了。

  【后记】

  和无数基层党员干部一样,杨继川的故事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但是,正是从这样的普通中,我发现了一些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品质。

  比如,对梦想的坚持不懈,对责任的勇于担当,对群众的一往情深……

  而这些品质,不正是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吗?

  在这次采访中,让我深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在80年后的今天,从战斗在为人民服务第一线的普通党员们身上,我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精神力量,依旧强大。

重庆朝天门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一家正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集医疗、科研、预防……[详情]